請加微信公眾號:xiangmu114
斯蒂芬P.羅賓斯《組織行為學精要》讀書筆記。
這是楊柳君研讀“組織行為學”系列原創之6.
人格指的是什么?
我們最頻繁使用的人格定義是戈登.奧爾波特在大約70年前作出的。
他認為人格是“個體諸多心理系統之中的一個動態組織形式,它能夠決定此人對環境作出的獨特反應形式。”
從這個定義中我們不難理解,人格是一個動態組織形式,人格不是靜止的。
人格是對環境作出的反應形式。
今天談談“大五人格模型”。
什么是大五模型?
在羅賓斯的書中作者寫到,“該模型提出,存在五種基本的人格維度,它們共同構成了其他所有人格的基礎,并且能夠涵蓋人類絕大多數個性特點及其變化。
究竟是哪五種人格呢?
1. 外傾性
外傾性維度測量我們是否對處理人際關系感到自如。
具備外傾性人格的人善于處理各種人際關系,而且享受其中。
與之相反的內傾性人格特質強烈的人喜歡安靜與獨處,他們在人群中會不自在。
2. 隨和性。
隨和性維度指的是個體是否習慣于服從他人的指令。
高度隨和的人非常易于合作。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具有強隨和性特質的人決斷力很可能會弱一些。
3. 責任心。
責任心維度能夠測量某人是否具有可靠性。
責任心強的人做人做事更加靠譜,他們對自己有要求,做事情有條理,也更有毅力。
責任心弱的人容易虎頭蛇尾。
4. 情緒穩定性。
情緒穩定性維度的對立面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即“神經過敏”,它指的是一個人的抗壓能力。
情緒穩定性強的人在順境和逆境面前都更加淡定,他們能把握自己的情緒。
情緒穩定性弱的人比較敏感,有點“神經質”,這類人的抗壓能力通常比較差。
5. 經驗的開放性。
經驗的開放性維度強調人們對待新穎事物的興趣和關注。
一項研究對一個私募股權公司所推薦的313位CEO候選人的人格進行研究后發現,代表著毅力、關注細節和高標準的人格——即責任心,比其他人格更加重要。這項研究結果證明了責任心對組織成功的重要作用。
一個團隊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勝利,團隊中的每個個體都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將歸屬于自己的工作任務精益求精的完成好,關注細節,在遇到困難時百折不撓,堅持到底,對自己高標準。
組織里具備高度責任心的員工越多,組織呈現出的集體責任心特質就越強,這是組織成功的重要力量。
但羅賓斯同時也提醒人們,“責任心強的人往往缺乏創造力,尤其是藝術方面的創造力。”
如果說責任心強的人有什么缺點的話,恐怕就是這個了,缺乏創造力。
在以上五大人格中,情緒穩定性與我們的生活滿意度、工作滿意度和較低壓力的關聯程度最高。
亦即生活是否滿意、工作是否滿意、壓力是否能承受,與外界的因素關系不大。
影響我們對生活、工作的滿意度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們自己,是內心的情緒穩定性。
一個情緒穩定性高的人即使在面對人生低谷時,在面對很大的壓力時,也能掌控自己的心境,慢慢將事情穩步往好的方面推進。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個模型,是“大五特質對組織行為學的影響模型”,這個模型出自羅賓斯的書中。
1. 大五特質-情緒穩定性:
與工作的關系:
1)減少消極思維和消極情緒;2)減少過分警覺現象。
所影響的方面:
1)提高生活和工作滿意度;2)降低壓力。
2. 大五特質-外傾性:
與工作的關系:
1)人際交往技能更強;2)更多社會優勢;3)更善于表達情緒。
所影響的方面:
1)提高績效;2)增強領導力;3)提高工作和生活滿意度。
3. 大五特質-開放性:
與工作的關系:
1)更好地學習;2)更有創造性;3)更靈活自主。
所影響的方面:
1)提高培訓效果;2)增強領導力;3)更靈活地適應變化。
4. 大五特質-隨和性:
與工作的關系:
1)更受人歡迎;2)更加順從并遵守;3)規范。
所影響的方面:
1)提高績效;2)減少工作異常行為。
5.大五特質-責任心:
與工作的關系:
1)更多的努力和毅力;2)更多自律;3)更有條理和計劃能力。
所影響的方面:
1)提高績效;2)增強領導力;3)有助于基業長青。
以上5種人格特質是基本的人格維度,羅賓斯同時告訴我們,除了這5種最具代表性的,基本的人格,還有其他的人格特質。
1. 核心自我價值。
具有積極核心自我價值的人不僅愛自己,也將自己視為工作效率高、能力強、而且能夠掌控環境的人。
核心自我價值感強的人不太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他們很認同自己,很信任自己,他們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他們都對自己能戰勝困難取得勝利有十足的信心。
很顯然,類似企業家、銷售高手等,都是核心自我價值感強的人群。
在面對被拒絕,面對各種復雜的情況時,他們不會畏難,他們的核心自我價值很堅定,推動著他們采取積極的行動,直至取得成果。
這類人群通常更樂于面對變化,更能在復雜的環境中接受挑戰,游刃有余的應對。
2. 馬基雅維利主義(權術主義)
這種人格特征是由一個名叫尼科洛.馬基雅維利的人而來。
善用權術的人是實用主義者,他們在情緒上對事物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相信為了獲得希望的結果可以采取一切手段。
權術主義者善于掌控他人的思想,非常擅長面對面交流。
他們通常能取得不錯的成果,他們為了達到期望的成果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在羅賓斯的書中他寫道,“高度權術主義者在下列情境中會如魚得水:
1) 面對面交流時;
2) 情境中缺乏規則和制度,適合即興影響他人;
3) 創造情緒令不善于權術者分心。
人們通常不難識別這樣的場景,比較突出的場景我個人覺得是在會銷中,會銷組織者通過營造獨特的場景、環境,加上精心設計的流程與話術,讓身處其中的人們“忍不住”跟著組織者的思路走,尊從于他們的目標與成果。
如此,善于權術者就會成績斐然。
3. 自戀
很好理解,哈哈。
4. 自我監控
自我監控指的是一個人為了適應外界的情境因素而調整自己行為的能力。
主體者能有效的識別外界的因素,并根據外界因素及時而恰當的調整自己的行為,而非在不同場景,以及面對不同的人時,都使用統一的行為,表達一致的態度。
對此,羅賓斯在書中描述到,“有證據指出高度自我監控者更密切注視別人的行為,入鄉隨俗的能力更強。他們往往能得到更好的績效評估,更有可能成為領導者,但卻不太輕易對組織做出承諾。此外,高度自我監控的管理者的職業生涯流動性往往更強,他們更容易得到晉升,也更容易在組織中獲得中心地位。”
如此,從達成成果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來說,我們每個人均需提升自己的自我監控能力,逐步成長為一位高度自我監控者。
及時而恰當的識別外部情境因素,讓自己去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來適應我們。
5.冒險傾向
這個特質與風險偏好密切相關。
有些人便好高風險,或者能更好的駕馭風險,他們往往不需要太多的信息就可以做出決策,并愿意為決策承擔責任與風險。
6.主動性人格
具有主動性人格的人能夠識別機遇、展示出主動性、采取行動并且一直堅持努力直到實現有意義的變革。
主動性人格者會對環境創造積極的變革,并不畏懼困難和阻礙。
主動性人格的人會主動識別機遇,在機遇面前展示主動性,并且立即采取行動。
采取行動還不夠,在遇到困難、阻礙時,主動性人格的人不會輕易放棄,他們會一直堅持,直到達成預定的目標。
具有主動性人格的人不懼怕困難,不將困難放大,他們屬于愈挫愈勇的人。
很顯然,主動性人格的人更容易在事業上取得成功。
7. 他人導向
有一種人自然而然地總是去思考他人,關心他人的福利與感情。另一種人的行為卻又好像完全是‘經濟人’,他們總是很理性并且關注自己的切身利益。
他人導向的人更容易產生感恩之心,更有同理心,他們和“經濟人”不一樣。
“經濟人”幫助他人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回報,而且最好是既得利益的回報,而他人導向的人則不同,他們關注、在意他人的利益與感受,愿意支持他人。
以上就是組織行為學里的5大人格特質,和其他7種人格特質。
看起來好像有點復雜,但仔細琢磨一下,確實很好的提煉了“人”這個最復雜的生物體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