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加微信公眾號:xiangmu114
樓市調控至今,房價大幅下跌尚遙不可及,房企生死存亡的“行業洗牌”倒是近在眼前,不論這是調控“無心插柳”還是“有意為之”,總之,一場房企之間的大戰硝煙已起,烽火始燃。當然,實力不同,境況有殊,“史上最嚴厲的調控”對許多中小開發商而言或許是一場滅頂之災,但對于某些大型房企而言,卻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歷史契機,調控繼續深入,則越來越多的中小房企將無奈卷入“生死之戰”,而不進則退的大型房企為了搶占“制高點”,則將邁入主動“挑事”的“爭霸之路”。
逆市抄底兇猛“拿地”
近段時間,“大哥”萬科突然發力,兇猛拿地,相比上半年的謹慎態度,這一“異常”舉動不禁引人遐想。短短一月萬科在京居然連斬4塊地,要知道萬科上半年在京可是“顆粒無收”。在宣稱北京只有3%家庭“能”買房的同時,這邊廂卻在大舉置地,是不是有些“詭異”?不止北京,縱觀全國,8月至今,萬科已在合肥、西安、北京、太原、廣州等地共取得10個項目。
萬科此輪擴張所拿之地,大多底價成交或者溢價較低,不失為抄底“撿漏兒”之舉,但也恐非“撿便宜”那么簡單,事實上,除萬科以外,保利、融創等大型房企均表示下半年要加速拿地,8月包括萬科、保利在內的十大品牌房企全國拿地達到28塊,較7月上漲近兩倍,同比去年增加了64%。融創董事長孫宏斌坦率直言“遇到調控政策我們很幸運”,地產巨頭“逆市抄底”,應是在“謀篇布局”,意欲下一盤很大的棋。
史無前例密集“推盤”
能夠大把花錢的前提是有錢可花,大舉拿地的前提是擁有足夠的資金。密集推盤,火熱促銷,窮盡一切手段回籠資金,是中小房企生存的“基石”,大房企發展的“武器”。仍以萬科為例,深圳萬科的兩個新盤竟然同一天面市,這在樓市實屬罕見,單月強推4大項目,對于萬科來說也是突破記錄的舉動。此外,保利同樣多盤同開、加大放量,9月份扎堆開盤。
而近來,中海、萬科、恒大、綠地、世茂房、遠洋、碧桂園、金地等大房企在全國也掀起一陣陣“打折促銷”的熱浪,與其解讀為“降價潮”的來臨,不如說是房企競爭加劇的佐證更符合實際。
大浪淘沙 “并購”潮涌
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從此前的暗波涌動,到現在的波濤洶涌,房地產行業洗牌正酣,并購如火如荼。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房地產行業公開的股權并購案合計為62宗,總涉及金額達175.39億元,均創同期歷史新高;并購宗數、金額比去年同期分別上升72.2%和101.9%。8月份,房地產企業并購在前7月已經創造數年新高的情況下,再次突破紀錄,當月發生的規模房企的股權變動高達18起,累計交易總價值高達53.3億,創造08年以來的交易記錄。
然而,這只是開始遠非結束,房企為“錢”所困,資金壓力下,房企出于資金周轉的需要,出售部分資產比降價賣房容易許多,并購案例勢必會日漸增多。中小房企“丟卒保車”,大型房企“坐收漁利”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亂市出梟雄,調控之下,樓市表面低迷,但內心狂熱,房價雖未走出一波動人心魄的行情,但房企之間的競爭倒日趨激烈。“深挖洞,廣積糧”,大型房企一方面卯勁賣房“籌錢”,另一方面瞅準機會出手“撿漏兒”,買地、買股、買項目,一吞一吐之間,風云變幻,預示著一場房企大戰在所難免。“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購房者或可從房企競爭中受益,但受益幅度以及房企超級航母誕生后對樓市的真正影響,仍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