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IT傳媒界資深的編輯在一次關于
大數據的論壇上,給演講者提了一個問題——你能不能用一句話清楚地告訴我什么叫
大數據?
剛才還在臺上口若懸河報告大數據的演講者,頗是遲疑和躊躇,最后給出的一句話是:“數據量超出了現有IT架構承受能力的就是大數據。”這句話顯然不能令人滿意,有腦筋急轉彎之嫌。現有IT架構各家定有不同,而且沒有“大數據”概念之前,IT架構因為不能滿足數據與計算增長的要求而擴容是常態。而
百度百科上給出的解釋是:從各種各樣類型的數據中,快速獲得有
價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數據
技術。這樣的一句話能讓我們明白嗎?
這樣的問題同樣存在
云計算這個非常熱的概念,我們該用什么樣的一句話來解釋云計算呢?這也是很多企業用戶
管理者同樣的疑問?也是云計算概念云里霧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而百度百科給出的解釋是:云計算(cloud comput
ing)是基于
互聯網的
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
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
資源。這樣的一句話能讓我們明白嗎?
IT和互聯網業界從來不乏新的概念、新的詞匯,甚至熱衷于此。但問題是,業界企業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來
發明這些概念、解釋這些概念、向用戶灌輸這些概念,但往往是一廂情愿,自己這邊講得口干舌燥,而聽眾仍是云里霧里。
其實IT和互聯網業界忽略了一個重大變化,而這個變化跟業界多年的努力相關,那就是推動IT和互聯網變革的力量,由原來業界
單邊掌握話語權,變成了業界和用戶共同主導。也就是原來只有等著被改變的用戶,因為自身多年的IT和互聯網化,自身也變成了變革的驅動力。譬如現在全球有30多億人活躍于不同的
社交網絡里,這股力量已經在倒逼著
商業和社會生態更深入的變革。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業界的企業如果還只是站在自身角度發明新概念、推廣新概念,難免會與
現實市場脫節,與用戶脫節。
還是在那個大數據論壇上,一位傳統企業的管理者說得非常好,你們能不能站在用戶的角度說說大數據,就自身的體驗來說,自從上了
電子商務,
數據處理量以幾何級數上升,對數據處理智能化要求更高。這確實是用戶角度,其邏輯是,因為大環境的改變——
消費者24小時在線并消費買
商品,導致企業商業運作方式的改變——上電子
商務平臺(原來是通過
渠道商,全國也就是幾千家,
CRM就搞定,數據量相對不大),每天有成千上萬的
訂單要處理,并且并發處理
現金流、物流和服務——數據幾何級數爆發式增長——產生新的需求。